为厚植研究生法治精神,全面提升其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9月22日,研究生院举办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第二讲。本次讲座特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高级检察官高洁,为新生带来《法学人才培养的价值走向》专题报告。本次讲座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马朝琦教授主持,王周户教授、杨建军教授参与与谈。
讲座围绕“从心出发、公平正义、体现价值”的核心主题,结合人性研究与法学人才培养等展开深度分享。讲座伊始,高洁检察长以“价值走向是理论还是现实”“人与‘法学人’如何相互支撑”两大问题为引,引导学生围绕时代适应、就业规划、人际关系、法治建设等关键议题思考提问,并倡导分类梳理问题以实现精准破题,为整场报告奠定了思辨基调。
围绕情绪管理与人际关系构建,高洁检察长指出,人际关系矛盾多源于“不接纳自身不足却聚焦他人缺点”。她建议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优点,内观自身不足,践行“学众人之长于己一身”的成长理念。同时,她还引用“三七定律”,阐明他人评价受其认知与自身行为双重影响,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外界声音,接纳多元视角,勇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法学人才培育层面,高洁检察长明确“人守良心,法学人存良知,职业素养扎根公平正义”的核心要求。她强调法学人才须以良知为标尺,运用专业知识对事物作出客观评判。此外,她还以部分官员贪腐案例为鉴,聚焦“我将无我”“成就大我”的精神境界,号召学生以无私担当投身法治事业,警惕内在“小我”对决策的干扰。此外,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高洁检察长提出“性命-生命-使命”三阶成长路径,鼓励学生传承毛主席的精神品质,明确人生目标,克服懒惰等人性弱点,拒绝贪图安逸,在试错中成长,在修正中前行。
讲座尾声,高洁检察长分享“向死而生,微笑而去,不懈努力,遵道自然”的人生准则,并结合管理学“影响力”理论,寄语学生“探索自我、塑造价值,成为能主张公平正义的新时代法律人”。
随后,两位与谈人分享感悟。王周户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主讲人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读做人之道,尽显深厚专业功底;二是法律规范需依托人的理解与适用才能“活”化,法律人需兼具法律素养与社会素养;三是强调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法律背后是人文、社会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学生应不断丰富自我,成长为立体厚实的法治建设者。
杨建军教授评价本次讲座是“一场高频互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课、人生成长课、法律辅导课”。围绕“如何成长为健康合格的法律人”,他提出事实与价值、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内部政治与外部政治、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等七个核心要点,指出优秀法律人不仅需具备良好心态、扎实知识与专业能力,更要认清自我、持续精进。
整场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从法学素养培养到人生成长指引多维铺陈;立足学生个体发展、锚定国家法治建设需要,尽显格局与远见。讲座既解答了学生在人生方向、素养提升等方面的现实困惑,又引导其学会接纳自我、践行利他精神,为培养有良知、守正义的新时代法律人筑牢思想根基,为研究生扣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提供了有力指引。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