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网站!

  1. 首页
  2. 专业概览
  3. 刑事法学院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刑事法学院

刑事法学院学科专业概览

  • 来源:研究生院
  • 发布者:
  • 浏览量:

刑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4

所在学院:刑事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王政勋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是我校刑事法学院所属的学科,是西北政法大学发展较早、也最具实力的学科之一。1958年成立西安政法学院,由此开启了本校刑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学校发展的各个时期,刑法学都被列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点课程。周柏森教授、谢士彬教授、张瑞幸教授、陈明华教授、宣炳昭教授、贾宇教授等前辈大家为本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校刑法学科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1996年获评司法部重点学科;1997年获评陕西省重点学科。2003年刑法学课程被评为西北政法学院精品课程;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20年被评为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刑法学课程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2007年获批陕西省首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法学科汇集了一批学识渊博、学风严谨的优秀人才,由此而形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刑法学科21名教师当中,有4名教授、10名副教授,有3名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19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著名学府。教学团队中多名教师被评为教学名师、获得教学竞赛奖项。如王政勋教授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第八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谭堃副教授、王鹏飞副教授先后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学名师;汪鹏副教授先后荣获陕西省第四届高校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陕西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标兵、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邹帆博士获评“西北政法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能手”。

本学科多数教师具有律师执业资格,并有在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挂职经历,实务经验较为丰富。本学科培养出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功底扎实优秀毕业研究生。如被誉为“刑辩第一人”的田文昌大律师;获评“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的上海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贾宇教授;“全国十佳公诉人”张孟东;“全国模范法官”曹宪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刘中发、王东海、“全国优秀公诉人”张艳娟、“全国侦查监督业务能手”孙佰明等;以及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汪明亮、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叶良芳等知名刑法学者。

 

指导教师


 

    王政勋二级教授,刑法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反恐方向博士生导师组组长,法学博士。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的语言论分析》、《反恐刑法的价值抉择与规范构造》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5部,合著20余部。兼任多家政法机关专家咨询委员、人民监督员、法律顾问。


 1566790540128906.jpg

    郭洁,女,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刑法、外国刑法。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曾挂职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任副检察长。著有《环境犯罪研究》,主编《新编中国刑法学》(总论卷)。在《法律科学》、《中外法学》、《青少年犯罪问题》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冯卫国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犯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委政法委及新疆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陕西监狱局执法督察员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两项,成果曾获全国优秀刑法著作一等奖、陕西省哲社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执行法学、反恐与国家安全等。

 

1566790780700041.jpg

    付玉明,男,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担任《法律科学》杂志副主编,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西北政法大学企业合规研究院院长,法律科学信息研究所所长,西北政法大学“长安学者”特聘教授,早稻田大学社会安全政策研究所客座教授,陕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杰出人才”,陕西省刑事法学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一流课程”《少年司法学》课程负责人,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陕西省第二届法官遴选委员会、陕西省检察官遴选委员会、陕西省法官惩戒委员会、陕西省检察官惩戒委员会非常任委员库成员。陕西省工商联(总商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合规小组负责人。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上海企业合规检察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研究领域: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与刑事政策学。刑法学理问题主要关注:刑法解释、犯罪故意与错误论及共犯论等问题;刑法实务问题主要关注:大数据时代新型财产犯罪与个人信息保护、企业合规、自动驾驶、食品安全、暴力恐怖主义犯罪与儿童权利保护等问题。学术科研: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6项省部级课题,参与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多项省部级课题;略通日英两门外语,组织策划出版“当代日本刑事法译丛”文库,担任执行主编,负责译丛的组织出版和译稿审校工作;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副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在法学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25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10篇。2021年荣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入选陕西省首届“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培育计划”、2018年入选第二届“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荣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1566790993444131.jpg

    杨磊,副教授,博士,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在西北政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犯罪学。代表作有:《成文法制度下罪刑法定原则的确证与强化——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与中国刑事法治建设》(《刑事法评论》第21卷);《《俄罗斯死刑评析》(《河北法学》2011年第5期);《罪名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合著)。


 1566791017130209.jpg

    王耀忠,副教授,博士,山西大学外语系学习取得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西北政法学院学习取得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武汉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日本京都龙谷大学2005年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代表作有:《现代风险社会中危害性原则的角色定位》(《现代法学》2012年第3期);《危险驾驶罪罪过等问题之规范研究》(《法律科学》2012年第5期)。


 1566791063771000.jpg

    冉巨火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2000年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9年10月自解放军某部复员至西北政法大学工作至今,2015年入选“双千计划”人选,挂职于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西安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监察司法专家库专家,西安市“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一项,参与科技部专项委托项目等多个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代表作有:《单纯军事犯罪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12日第4版);《学科军事法论》(《当代法学》2016年第5期);《经验而非逻辑:责任主义量刑原则如何实现》(《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及其适用原则――兼论军职罪中封闭的特权条款》(《法学杂志》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谭堃,法学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刑事法学院副院长,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法哲学。在《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律评论》、《刑事法评论》、《刑法论丛》等法学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一项、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司法部项目等多项。


     

    李岚林,,中共党员,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博士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禁毒法律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法治陕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反恐怖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社区矫正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社会兼职: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法学会禁毒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讲课程:《刑法学》、《犯罪学》、《司法社会工作》、《社区矫正》、《戒毒工作》等。研究方向:刑法学、刑事执行学、司法社会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合著一部、译著一部(合译)、参编教材四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法治社会背景下刑事禁止令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C820022);主持2020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一般课题《中国特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司法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20SFB2010)。主持厅局级、横向课题两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部级课题等若干项。




    汪鹏,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刑事法学博士。担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助理,刑事法学院党委委员,刑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等职。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西咸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律政策专家等职。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政法机关扫黑除恶协同保障机制研究”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发表《中国刑警学院学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刑法论丛》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四届陕西省高校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犯罪学会特别优秀科研成果奖,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西部法治论坛一等奖,陕西省法学会主办的第三届陕西法治论坛一等奖等。



    王鹏飞,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长安青年学术骨干”特聘学者。兼任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生活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陕西省台港澳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西安市八五普法讲师团专家,法治凤翔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发表或全文转载学术论文 20 余篇,出版专著 1 部,主持或参与各类项目10 余项。



    兰迪,男,内蒙古包头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08)、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1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2015)。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助理(挂职)。兼任北京市大兴区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特聘专家、中亚国家反恐国际合作与国际政治研究团队研究员、西北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义乌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犯罪学、中国刑法学、企业合规与数据安全、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反恐怖刑事政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境外非政府组织治理等。在《西北大学学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刑法论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获《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去极端化与反恐怖前沿问题研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反恐怖国际合作研究》《“一带一路”中国海外利益安全保护与现代反恐怖策略研究》《“柔性”反恐怖策略的比较研究》等多部。主编教材《恐怖犯罪典型案例评析》一部,参编教材《犯罪学》《国家安全法概论》等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部,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课题一部,主持横向课题等多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数十项。获评“长安青年学术骨干”“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教师”“西北政法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优秀成果奖”“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优秀成果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优秀刑法论文三等奖”“浙江省法学会国家安全法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法学会西部法治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等。


   

    赵姗姗河北邢台人,满族,法学博士。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张远煌教授,2009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师从長井長信教授、小名木明宏教授,2014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政法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2019年),陕西省刑事法学青年创新团队成员,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日本北海道刑事法研究会会员,北海道大学刑事法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刑法、过失犯。


     

    邹帆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安青年学术骨干称号、西安市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在《人民论坛》、《南京社会科学》等多篇核心杂志上发表过学术文章,承担与参与多项国家与部级课题研究工作。获得2020年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导师称号,2021年西北政法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授课风格生动有趣,注重学生法律思维和能力培养,善于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定职业发展规划。





    杨遇豪,男,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刑法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兼任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警察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少年司法。在《中国青年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参与国家社科、吉林省哲社等多项省部级课题,主持校级一流课程一项。





    杨智博,男,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现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企业合规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警察法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证据法研究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企业合规。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刑法论丛》、《北方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



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所属一级学科:法学                

学科专业代码:030106

所在单位:刑事法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刘仁琦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刑事诉讼法学科是陕西省教育厅确定的优势学科,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注重学科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以裴苍龄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学者为本科学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裴苍龄教授的证据法学研究独具特色,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占比77%,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美国雪城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9人次有境外访学或者留学经历,3人次在境外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学科现有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人,理事2人。1人次获聘长安学者,3人次获聘长安青年学者,3人次获聘长安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共出版专著1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律科学》《法学》《政法论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学科教师科研成果卓著,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项、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5项,各类横向项目60余项,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优秀成果奖3项。

刑事诉讼法学是以刑事诉讼法、证据法以及相关程序性法律制度、理论及司法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包括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比较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刑事司法制度等内容。刑事诉讼法以无罪推定、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等理论为基础,与公民生命权、自由权、人格尊严、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密切相关,是一个国家人权保障状况的重要标志,素有“小宪法”之称,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刑事诉讼法学以刑事诉讼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刑事证据、刑事侦查、刑事检察、刑事审判、刑事辩护及刑事执行等内容,主要研究领域广泛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刑事诉讼法学专业研究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功底,掌握刑法、刑事诉讼及证据法的基本理论,还要具备从事各项刑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实践能力。因此,研究生除了系统学习和研究相关法学理论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刑事司法实践,从而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法律教学、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

本科学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并重,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以及众多社会组织建立了制度化的合作关系,为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结合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目前开设有刑事诉讼原理、刑事诉讼制度余程序、证据法学、刑法学、法理学专题、民事诉讼法学、中国传统诉讼文化、刑事侦查原理余实务、法医学原理与实务等相关课程,并且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开设了检察实务、审判实务、刑事辩护实务等实务课程,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法律职业能力。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学术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事业输送和储备专业力量。


指导教师

 

    刘仁琦,教授,法学博士,刑事诉讼法学科带头人、导师组组长,2003年、2006年、2009年在吉林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刑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主持国家社科1项、横向项目10余项。出版《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程序精要与证据研究》等学术著作,在《法律科学》《当代法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性成果有《论我国刑事诉讼客体的内容的确定:案件事实及其法律评价》,载《法律科学》2012年第5期;《国际刑事法院混合式证据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当代法学》2012年第4期。相关成果曾获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兼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法律援助中心西北政法大学工作部执行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法学会模拟法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主任。



宋志军,教授,法学博士,200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和少年司法。在《法律科学》《政法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3部。代表作:《刑事证据契约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刑事证据法中的人道伦理》(《政法论坛》2008年第1期);《域外刑事证据能力契约制度比较研究》(《法律科学》2011年第2期);《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社会支持体系》(《法律科学》2016年第5期);《从旧与从新:刑事再审之程序法适用论》(《政法论丛》2016年第4期);《附条件不起诉社会支持的深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刑事自认:认罪之证明效力的教义学阐释》(《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横向项目3项。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和论文类三等奖、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曾挂职担任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566791420776293.jpg

    贺红强,教授,法学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特邀检察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刑事执行法学、卫生法学、法律文书写作等。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参编专著和教材6部,主持多项教育部、司法部、中宣部等多项科研项目,在《法律科学》《法学论坛》《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陕西省法治人才库专家、西北政法大学法治陕西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中心研究员。

步洋洋,教授,法学博士,本硕博均就读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比较刑事诉讼法学。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在《政法论坛》《法商研究》《东方法学》《法学杂志》《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2018年陕西高等学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陕西省第三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西北政法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西北政法大学2018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西北政法大学第二届、第三届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长安青年学者,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优秀成果奖等教学科研奖励;兼任西安市法学会证据法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研究人员、陕西省“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共青团陕西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




    姚剑,副教授,法学博士。2017年美国东北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教育部、陕西省法学会等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励多项,曾获西安市社科联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共青团陕西省委预防青少年犯罪优秀论文二等奖。曾在人民法院(2011年)、人民检察院(2013年)挂职锻炼。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法律科学》、《西北大学学报》、《人文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代表作为:《刑事司法权的时间规限:释义、特征、形式》(《法律科学》2010年第5期);《刑事办案期限的比较考察》(《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6月)。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


 

    张斌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多项;参编教材3部,著作1部;在《江汉论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兼任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台港澳法学研究会理事。



    杨恪,副教授,法学博士,201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主持省级项目2项,参与课题多项。在《人文杂志》、《理论导刊》、《河北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社会治理创新与检察权的有效行使》。代表作有:《论“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的侦诉关系》,载《河北法学》2017年第8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主体职能研究》,载《人文杂志》2017年第5期;《浅谈生效判决的权威性及其支撑要件》,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等。陕西省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李锟,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主持司法部、陕西省教育厅等多项科研项目;在《中国刑事法杂志》《法治论坛》《地方立法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兼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指南针司法社工服务中心研究员。


    陈建军,讲师,法学博士,2017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诉讼法学博士学位,日本一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教育部、陕西省司法厅等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诉讼法学论丛》《法制日报》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个人专著《比较法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审判类型化研究》,参编西北政法大学自编教材《证据法学(第二版)》,主编“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司法改革系列丛书”之一《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探索与经验》,翻译“日本量刑实务系列丛书”之一《刑罚选择与量刑程序》;兼任陕西省刑事法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刑事法学青年创新团队成员。

 

 

 


上一篇:只有一篇

下一篇:只有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