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研工部)网站!

  1. 首页
  2. 专业概览
  3. 经济学院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学科专业概览

  • 来源:研究生院
  • 发布者:
  • 浏览量:

政治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学科专业代码:020101

所在单位:经济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王胜利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从性质上属于基础理论学科。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使政治经济学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创立了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它是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运动发展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走向灭亡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并进一步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积累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考察了社会总资本运动过程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运行规律。最后从本质到现象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全过程,阐明了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割。总之,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全面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学科是陕西省优势学科——理论经济学下二级学科。本学科自1979年秋开始招收研究生,招生培养历史悠久,培养模式成熟、培养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根据社会需要的情况,本学科设立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硕士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毕业生任职主要分布在国内高校、证券公司和工商行、建行、民生和兴业等银行,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机构,陕西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指导教师

 

    王胜利,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2009.7-2015.8。代表作有:1.《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2.《国有经济推进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19年9月3日16版。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本源和路径选择》(论文),发表于《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5期。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4年8期全文转载。4.《马克思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制度多样性研究的比较》(论文),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12年12期。本文以《资本主义制度多样性:论域差异与现实汇通》为题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5期转载。 

1566785841109322.png

    毛小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主持及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10项。2002年在全校第二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2015年在西北政法大学第一届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省级优秀成果奖2项以及其他奖励多项。代表作为:1.《对我国经济改革的理性思考》,《经济纵横》,2008年3月;2.《从金融外部性剖析存款保险制度》,《商业时代》,2010年10月;3.《促进我国资本形成的利率政策取向探析》《理论导刊》,2004年12期。


    美云副教授、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和理论经济;2016年至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项,出版独著专著1部,发表CS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6篇(独立或第一作者5篇)、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7篇(均为独立或第一作者)。代表作有:1.专著《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比较:基于亚洲典型国家中等收入阶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35万字。2.论文《出口复杂度影响人类发展水平吗?-来自中国和高收入经济体的经验证据》,发表于《价格月刊》2023年6期。3.《小农与合作经济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发表于《经济纵横》2020年4期。4.论文《“金砖五国”出口产品空间演化与产业升级路径比较》,发表于《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3期。5.论文《新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因素》,发表于《宏观经济研究》2018年3期。6.论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比较》,发表于《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9期。



西方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学科专业代码:020104

所在单位:经济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刘光岭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国家中各个时期的主流经济学,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者对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运行方式所作的理论概括。

    西方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理论、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理论以及以维克瑞和莫里斯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主要有供求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优化与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法。

    西北政法大学西方经济学学科是陕西省优势学科——理论经济学下二级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力量充实,主要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刘光岭教授、徐梅教授、陈卫东副教授和赵新伟副教授等。根据我院的师资力量与研究方向,本学科设立三个重点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理论及应用、数量分析与经济建模、宏观经济理论与产业发展等。本学科毕业生任职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门、证券公司和工商行、建行等银行和企业单位。


指导教师

1566785884137163.jpg

    刘光岭教授,博士,陕西省政府宏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理论等。代表作有:1.《谐经济理论》(2007年出版);2.《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研究述评》,发表于《经济学动态》(2008);3.《税费改革的困境:基于政府的视角》,发表于《经济评论》(2007);4.《国有企业企业家孵化系统:一个建构》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2008)。

1566785921108844.png

    徐梅教授,博士,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数理金融和经济统计。代表作为:1.《略论汇率冲击下我国银行业的货币错配合期限错配—基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表于《经济问题》(2010);2.《汇率变动对中国各部门货币错配程度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分析》,发表于《商业时代》(2011);3.《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波动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发表于《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

    王肖婧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学,经济管理思想史。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1部。代表作为:1.《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收入不平等及女性贫困》,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8);2.《评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发表于《管理学报》(2018);3.《从<人物志>研究的中西差异看本土管理智慧的发掘理路》,发表于《管理学报》(2019);4、《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专著),(2021年出版)。


世界经济

 

所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学科专业代码:020105

所在单位:经济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陈小勇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世界经济学学科是研究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本学科通过阐述和分析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揭示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面貌的发展变化及其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

    世界经济学科主要研究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条件下,各国各地区通过商品、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世界范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国别与地区经济、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经济整体等等。

    西北政法大学世界经济学科是陕西省优势学科——理论经济学下二级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力量充实,主要有王凤丽教授、胡智教授、刘静副教授、王雯静副教授等。根据本学科的师资力量和社会需求状况,本学科设立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世界经济理论、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本学科的建立,实现了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相互支撑,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相互支持、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协调发展的目标。本学科毕业生任职主要分布在银行系统、国有企业以及事业单位。

指导教师



    陈小勇教授,经济学博士,本科和硕士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与公司战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创新计划项目、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等,西北政法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之一的负责人,在《中国工业经济》、《宏观经济研究》、《国际商务》、《社会科学战线》等多个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一些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所转载。

1566786111423389.png

    王雯婧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与国际商务。代表作有:1.《东盟重点研究学科、产业政策分析及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启示》,发表于《科学管理研究》2020年第5期。2.Analysis of B2C E-Commerce website Individual Customer Lifetime Value》,发表于《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20167月。 3.《新形势下专业型硕士培养的问题、机遇与对策》,发表于《西北高教评论》第七卷20209月。


    刘红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人力资本。代表作有:1.《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心理健康的影响》,发表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4期。2.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in China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发表于《China & World Economy》2016年3期。3.《Anxiety in Rural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mparisons across Provinces and among Subgroups》,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8年11期。4.《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rural China: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es》,发表于《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9年2期。

管理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学科专业代码:0201Z1

所在单位:经济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高展军教授

学科专业简介

    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及分析工具考察市场中的组织如何最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管理经济学的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这些理论关注于既影响企业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因素,为组织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因此,管理经济学又是一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管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比较广泛,主要涉及到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企业的规模,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战略(包括价格策略、质量竞争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需求分析,需求估计和需求预测,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定价实践,长期投资决策,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政府的经济作用等。

    在研究方法上,管理经济学运用西方经济理论和投入产出、计量经济、项目评估、线性规划、控制论、概率论、对策论、弹性分析和边际分析等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主线,以企业最优决策为重点,力图描述在各种类型的市场环境下,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定量分析技术和决策技术。

    管理经济学特别强调研究经济中的私人、公共和非营利部门内,由分析人员、经理人员和咨询人员所制定的资源配置、战略和战术决策。管理经济学的各种方法力求以效率最高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同时考虑到对实现目标的外显和内含约束条件。在学科渗透上,管理经济学研究正逐渐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策略、法律以及会计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以提供对经济政策、经济管理与商业策略的全面理解。这两个方面也构成了管理经济学的最突出的特色。

    西北政法大学管理经济学学科是陕西省优势学科——理论经济学下一个自设二级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主要有高展军教授、周明教授和郝艳副教授等。根据社会需要和本学科师资队伍情况,本学科设立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公司战略竞争理论与市场分析、公司财务分析与投融资决策、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本学科毕业生任职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银行部门以及其他事业单位。


指导教师

1566786143352731.jpg 

    高展军,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管理、企业治理和技术创新,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等3部,获得省,厅级等奖励4项。代表作:1.《联盟公平的工具效应及其对合作绩效的影响——被中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表于《南开管理评论》2016年第2期。2.《企业家导向对企业间知识获取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间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分析》,发表于《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2期。3.高展军:《企业间社会资本、战略导向与技术创新》(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

1566786694962620.jpg

    周明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金融投资理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了19项课题。主持项目:1.产业分工背景下海峡两岸劳动力流动现状与趋势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立项号18ZDA0831;2.“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14JZD026;3.“社会保险统一经办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GL117;”4.“陕西省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测度与财政支持能力研究”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3D086等。代表作为:1.“农民工贫困:一个基于托达罗模型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1.Research on the Accumulation Effect of Pension Income and Payments caused by Progressive Retirement Age Postponement Policy in China,Journal of Aging& Social Policy,Vol.5,2019;2.制度约束下社保资金投资运营现实路径选择,人文杂志,2013(5)等。


    郝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务管理与公司金融。近年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完成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过多项厅局级、校级科研项目。代表作为:1.《基于经理管理防御的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2.《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的实证比较研究——基于代理人堑壕效应的观点》,发表于《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3期;3.《科技型企业创业风险、堑壕效应与控制权配置》,发表于《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7期。

1566786447902376.jpg 

    陈锋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近年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完成过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校级等多项科研项目。代表作为:1.《上海金属期货与现货市场非对称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发表于《统计与决策》,2010年9月;2.《中国通胀不确定性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09年8月;3.《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替轨迹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9期。


国际商务

 

专业名称:国际商务硕士

专业代码:025400

所在单位:经济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王凤丽教授

专业简介 

    国际商务属于应用性和实务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是以企业国际经营所涉及的外部环境和实务运作为研究对象。国际商务源自经济学,50年来经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立学科。从学科发展来看,它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人类学、历史学、应用语言学等,发展了科学人文范式,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质。

    国际商务硕士培养掌握国际化过程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使其胜任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经济经营和管理工作,包括进出口、国际生产运营、国际营销、国际投资、国际谈判以及国际法律事务等。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国际商务应用型高级人才,它与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术型学位不同,是对经济理论的拓展应用,相对更注重于操作技能的培养;它又与管理学的专业学位不同,突破了企业层面的限制,需要具备把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关系的宏观思维;同时它与西方国家的国际商务硕士也有一定的差异,不仅把商务活动扩展到国际纬度,而且贴近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经济转轨的现实,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呈现专业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三个特点。

    本专业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能运用计量、统计、调研方法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师资队伍雄厚,主要有王凤丽教授、王胜利教授和王雯静副教授等。本学科培养模式成熟,主要采用“校企合作办学”、“双导师联合指导制”、“订单式培养”三合一式创新培养模式,突出体现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且充分利用我校现有学科优势资源,突出“法经结合”办学特色。根据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本专业设置商务实践与商法、国际投资与结算、国际电子商务、“丝路”商务四个研究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外向型生产企业、外贸公司、外资公司等从事商品进出口、外贸跟单和商务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指导教师 

    刘光岭、刘静、老师前面在各专业里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介绍。

 

    王胜利,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2009.7-2015.8。代表作有:1.《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2.《国有经济推进新中国工业化的成就和经验》(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19年9月3日16版。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本源和路径选择》(论文),发表于《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5期。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4年8期全文转载。4.《马克思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制度多样性研究的比较》(论文),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12年12期。本文以《资本主义制度多样性:论域差异与现实汇通》为题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5期转载。 

1566786111423389.png

    王雯婧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与国际商务。代表作有:1.《收购海外矿产资源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研究》,发表于《中国对外贸易》2011年11期。2.《电子商务概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3.《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发表于《中韩经济合作的飞跃和新蓝图:共生与创新》2014年12月,中韩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郭智莲副教授,博士。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校级项目两项,参与完成国家级和厅局级项目4项。代表作有:1.《双论域上的直觉模糊概率粗糙集模型及其应用》,发表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7期。2.《Rough set over dual-universes in intuitionisticfuzzy approximation space and application》, 发表于《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2015年第1期。3.《A novel rough set model in generalized single valued neutrosophic approximation spaces and its application》, 发表于《Symmetry》2017年。4.《Three-Way Granular Applications Based on Bisimulations》发表于《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aserch and Applications》,2021年第4期。


    张美云副教授、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和理论经济;2016年至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项,出版独著专著1部,发表CS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6篇(独立或第一作者5篇)、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7篇(均为独立或第一作者)。代表作有:1.专著《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比较:基于亚洲典型国家中等收入阶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35万字。2.论文《出口复杂度影响人类发展水平吗?-来自中国和高收入经济体的经验证据》,发表于《价格月刊》2023年6期。3.《小农与合作经济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发表于《经济纵横》2020年4期。4.论文《“金砖五国”出口产品空间演化与产业升级路径比较》,发表于《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3期。5.论文《新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因素》,发表于《宏观经济研究》2018年3期。6.论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比较》,发表于《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9期。


    崔莉,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台湾中正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近年来主持完成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和校级教改等各类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等省部级项目和校级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城市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多篇论文涉及产业经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等问题。从教18年,长期承担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曾荣获经济学院优秀本科生导师,第一届经济学院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企事业单位商务礼仪培训经验。


 

    李隆玲,讲师,经济学博士,本硕博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粮食经济、农民工与城市化等。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1项、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1部,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管理现代化》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聘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


 

    杨世迪,讲师,博士,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经济学。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代表作有: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发表于《国际经贸探索》2021年2期。2.《双向FDI与国内绿色创新的异质动态关联——基于环境规制的调节分析》,发表于《软科学》2021年4期。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绿色创新价值链外溢效应研究》,发表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6期。


金融 

 

专业名称:金融硕士

专业代码:025100

所在单位:经济学院

导师组负责人:徐梅教授  

专业简介 

    金融专硕是经济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教育,英文名称为“Masterof Finance”,简称MF。金融专业硕士教育致力于培养能够扎实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的实际运行状况,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视以下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训练:一是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趋势与经济效应的能力;二是熟悉金融机构运作机制,从事金融机构实务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三是熟悉各种金融工具特性和市场运作原理,具有进行金融投资管理分析和从事金融交易工作的能力。

    西北政法大学于2018年获准设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招生。金融专硕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力量充实,主要有胡智教授、周明教授、徐梅教授、陈卫东副教授、陈锋副教授、毛小红副教授、曹潇副教授和陈小勇副教授。聘请兄弟院校和业界的专家联合授课,邀请校外实务专家加入导师团队,实行“双导师”制。

    金融与法深度融合,突出“金法结合”优势,将是我校金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在培养过程中不仅开设和金融相关的法律课程,如金融法律风险规避、金融合规经营、金融犯罪案例等课程;同时强调金融业务实践与法律业务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奠定坚实的金融知识基础和法学专业素养。根据师资力量与学科优势,设立三个重点培养方向:金融稳定与安全、公司财务、量化投资。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金融管理及投融资具体岗位工作。


指导教师

    周明、徐梅、陈锋、毛小红老师前面在各专业里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介绍。

1566789015453856.png

    赵云君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在《光明日报》、《经济学动态》等重要报刊、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参编教材2部;作为主持人,承担各级科研、教改项目10余项,其中省级重点教改项目一项。获得省级、校级科研、教学成果奖多项,校级师德先进个人称号、首届青年教学名师称号等多项奖励。 


    陈小勇教授,经济学博士,本科和硕士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与公司战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创新计划项目、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等,西北政法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之一的负责人,在《中国工业经济》、《宏观经济研究》、《国际商务》、《社会科学战线》等多个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一些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所转载。


    曹潇副教授,工学博士,金融工程系主任,陕西榆阳人,西北工业大学毕业。主研证券市场投资、金融工具对冲,资本市场游刃二十余载,畅饮风险之快,之痛,之绝,唯智方遁。故素奉复利之道,长线为金,敢前行,勇顺势,勤不辍,苦为乐!

 

    孙陵霞副教授,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洗钱和反洗钱的经济学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等。在南方经济、财经科学、金融论坛等CSSCI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任南方经济等期刊的匿名审稿人。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教材多部。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社会科学重大、省部级人文社科等课题多项。代表作为:1.《基于国际视角的反洗钱政策研究》,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12月;2.《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传导过程、激励机制及政策效果》,《南方经济》,2015年8月。


    雎华蕾,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技金融与创新管理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并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并完成陕西省教育厅课题、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等多项厅局级与校级课题。先后获“首届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第十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西北政法大学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三等奖”等表彰和奖励。代表作有:1.《Energy optimised IoT assisted multiple fuzzy aggravated energy scheduling approach for smart scheduling systems》发表于《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2020年6期,2.《空气污染、绿色转型与人才流失异质性》发表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年9期。


     

    刘俊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创新、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获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优秀成果奖1项(参与)。代表作有:《城市化对中国创新效率的影响——创新二阶段视角下的SFA模型检验》,《管理学报》,2017年第5期。《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时空差异及其贸易的空间效应》,《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第10期。《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测度及中国贸易潜力》,《财经科学》,2016年第5期。《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品业牌建设——以陕鼓集团为例》,《金融经济》,2013年第22期。


    

    牛晓冬,副教授,博士,经济学院金融工程系副主任。主要从事以农村金融为核心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增收效果、农村金融扶贫效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等领域研究。其中,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财贸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科、教育部等项目数十项;获聘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者骨干称号。

 

    武玲娣讲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理论、融资理论和组织理论。代表作有:1.专著:《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思想的演化发展——一个主观主义视角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版。2.《拉赫曼和卢卡斯预期理论的比较研究》,发表于《人文杂志》2017年6期。本文被《新华文摘》2017年19期观点摘编。3.《资本结构与产能过剩——整合微观-中观-宏观分析的拉赫曼视角的解释》,发表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1期。4.《经济计算与经济组织:论市场的有效性》,发表于《人文杂志》2018年6期。

 

   徐建卫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商会经济。在《经济与管理研究》、《商业研究》、《新金融》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近五年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三项,主持完成厅局级项目六项,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两项,参编金融著作一部。曾在中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机构长期从事会计结算、人力资源、机构金融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等金融实践工作。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与创业分会理事。



    王惠,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农业信用风险评价、传染及管理等方面研究。承担《金融学》、《中央银行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目前在《Journal of Nonlinear and Convex Analysis》、《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等期刊发表SCI、EI以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项目。获聘西北政法大学长安青年学术骨干。

上一篇:只有一篇

下一篇:只有一篇